序
在寧波市杭州灣醫院的創作實踐中,我們從醫院與城市、功能、花園等層面的關系切入,圍繞人的體驗,探索一個面向未來,給人以關懷的療愈環境。
院與城
杭州灣新區位于寧波市北部、杭州灣南岸。新區理水成網、筑湖成城,匯聚先進制造與現代服務業。作為新區唯一的、專業完備的大型綜合醫療機構,杭州灣醫院自帶使命感。與新區追求經濟騰飛,極速向“高空”方向發展的理念不同,建筑師試圖在場地中營造出輕松怡人,具有獨特文化意向的城市公共空間。
醫院主體由三列平行的體量構成,具有清晰的空間結構。門、急診體量沿城市街道清晰可見,全院核心醫技功能位于場地中央,長條形住院樓體量沿河布置。三列平行體量通過主、次兩個層級的醫療街便捷銜接。主醫療街由半遮光玻璃頂棚覆蓋,便于人們定位在醫院中的位置。
醫院的整體城市意向由厚實的弧墻定義?;ΠT診體量,密布的方形窗洞在夜晚發出暖黃色的光,給人以懷抱和溫暖的感受。在弧墻中間穿插出的兩層“盒子”體量為醫生們的交流空間,為醫護人員提供閑暇之時共享城市時光的場所。被弧墻“托舉”的科教樓為整體立面提供了一個動態平衡,創造了一個活躍的城市空間氛圍。
醫院建筑主體被控制在十四層,這被認為在當前建筑規模下,建筑高度、密度與醫療救治效率的最佳平衡點。三棟病房兩兩共享空中露臺,在立面呈現了一種易于閱讀的空間結構關系。
院與院
項目功能核心由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組成。這兩者既有明顯的區別,又有密切的內部聯系。如何應對二者這種若即若離的關系,是建筑師在概念初始階段的主要出發點。
這種功能邏輯關系被建筑師隱藏在建筑總圖結構中。兩所醫院分別設置出入口,并朝向不同城市街道,以分流不同需求的患者。醫療主街用于串聯兩個醫院的門診、醫技功能,各功能均采用模塊化布局,可以靈活應對未來醫療需求的發展。而兩條次街分別聯系各自醫院的門診、醫技和住院功能。這就形成了既互相關聯,又有效分流的復雜體系。大型的醫技設施和保障設施,如手術部、出租車落客接駁系統等功能可集中共享,而??崎T診、醫技則可有效分流。
在這種模式下,設計將手術部分別與綜合醫院ICU以及婦幼保健院的產房功能同層布置,并通過潔凈通道直接聯系,形成“趨熱層”。這種布置方式簡化和縮短了人流、物流的流通程序,并利用水平交通的穩定性保證醫療救治行為的高效運作,同時又避免了健康人(產婦)和重癥患者的互相干擾。
立體交通接駁系統集中設置在醫院地下一層,采用單向循環交通流線組織模式,并通過下沉庭院引導,提高進出車效率。乘出租車和即停即走私家車到達醫院的來訪者,可方便的到達地下一層落客接駁區,并通過接駁大廳和醫療主街無風雨到達任意醫院單元。
院與園
花園之于醫院,既有營造療愈環境的現實意義,又有給醫院留有發展空間的未來感。杭州灣醫院的花園化總體可以分為宏觀布局和微觀建筑空間兩個層次。
宏觀整體布局層面,我們采用了一個集中式的建筑布局,在建筑東側創造了一個附帶下沉庭院的立體化的入口花園,建筑西側則形成了一片集中式的花園綠地,這個半圍合的花園面向城市街角,讓全院人員與公眾享受到醫院的善意。同時,設計借鑒江南人傍水筑宇、沿河而住的傳統,將具有居住功能的住院病房沿河布置,并采用首層架空,將沿河景觀引入醫院內部,讓病患和醫護人員享受鬧市中難得的安寧。
微觀建筑空間層面,建筑師在建筑和地下空間中植入了十五個采光天井,這為局部功能創造了充滿陽光、新風和生態綠植的微環境。建筑立面上的空中露臺花園為各層病患提供了共享交流的空間和新風。此外,建筑師將病房窗臺調整為500mm高,既方便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平視戶外,獲得更大的景觀,有利于安全和節能。
結語
從事醫院建筑設計,建筑師始終面臨各方面復雜的客觀矛盾的挑戰。在理性探討各種設計矛盾之外,建筑師始終應把“人”置于設計的首要位置,給患者、醫生、護士等所有醫院使用者以更多的關懷、溫暖與希望。
技術圖紙
項目名稱:寧波市杭州灣醫院
業 主:寧波市杭州灣新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浙江省寧波市
設計單位: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本原醫療建筑設計研究院
合作單位: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城譽建筑設計研究院
施工單位: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用地面積:69,260?㎡
建筑面積:196,585.26?㎡
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建筑層數:14
手術室數量:25
床位數:1200
主持建筑師:孟建民,邢立華
建筑專業:劉瑞平,符永賢,陳一川,儲琦,曾明基
結構專業:陳明鳳,林勤鵬,謝汝劍
給排水專業:杜從彬,崔兵
電氣專業:李萍,彭娟
暖通專業:羅泓鋒,肖輝燦
設計時間:2014年4月
建成時間:2018年
圖紙版權: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本原醫療建筑設計研究院
攝 影:田方方
本文來源于 深總院孟建民工作室,查看鏈接。文章內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其權利人所有,特來設計對其不享有任何知識產權,僅做學習交流之目的。若本文存在任何知識產權爭議,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特來設計,以便特來設計迅速采取適當措施(刪除、澄清聲明等形式),以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損失。